最新研究:腸道菌群影響18-25成年人心理健康,6個方面是關鍵

by tina
549 views
腸道健康

 

18-25歲是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神經元發育、神經可塑性和成熟的關鍵時期,各種壓力(比如荷爾蒙水平的波動和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的不同激活)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也是精神疾病的高發期。怎麼來讓這些年輕人健康從未成年走向成年呢?加拿大的科學團隊的最新研究認為腸道菌群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六個方面是關鍵。

 

一、18-25歲的人群的腸道菌群存在脆弱性


最近的證據表明,這個18-25成年期的心理問題與腸道微生物群的獨特脆弱性有關。與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相比,這些人群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簡單性和穩定性都較低。因此,科學家們推測腸道-大腦-微生物群軸可能在決定心理健康問題中發揮作用。

 

二、腸-腦-微生物軸


腸道中的微生物(腸道菌群)會產生多種重要成分,例如短鏈脂肪酸、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和神經遞質,它們可以調節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交流。腸道菌群失調可導致微生物脂多醣(LPS) 介導的炎性細胞因子產生,隨後通過刺激迷走神經傳入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從而影響神經系統健康;另外,腸道菌群失調還可能造成神經營養因子等異常,造成神經營養不良,引起大腦發育問題。

 

三、腸道菌群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根據現有文獻,腸道微生物群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聯繫,比如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改變與情緒行為的改變有關。既往研究也發現腸-腦-微生物群軸在各種神經和精神疾病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自閉症譜系障礙。成年期腸道菌群的失衡都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從而對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

 

四、調節腸道菌群、影響心理健康的六大主要因素


除了遺傳因素飲食藥物抗菌劑睡眠運動非法物質濫用等六大因素對腸道微生物群和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

腸道好菌

 

1. 飲食的影響


膳食成分會顯著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樣性。過度食用不健康食品(飽和脂肪、精製糖、紅肉和低纖維食品)和减少健康食品(水果和蔬菜)的攝入會導致微生物菌群失調,其特點是功能组成、多樣性、局部分布的改變,以及腸道微生物群的代謝活動。

研究發現,富含蔬菜、纖維、維生素D 和C 等微量營養素、益生菌和益生元、發酵食品、omega-3 的抗炎、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飲食可促進積極的心理健康並增加擬桿菌門、普氏菌、雙歧桿菌、阿克曼氏菌、羅氏桿菌、乳桿菌等益生菌,減少c 反應蛋白、IL-2、腫瘤壞死因子和脂多醣等炎症因子;高脂肪、高糖和超加工食品會增加擬桿菌屬、膽汁酸、Bilophila wadsworth、腸桿菌科、厚壁菌門、腸桿菌科、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和志賀氏菌等有害菌,破壞腸道菌群健康。

 

2. 藥物


藥物,特別是各種西藥,不是自然界存在的化合物,可能會對腸道菌群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抗生素、降糖藥、降壓藥、化療藥物等等。

 

3. 抗菌劑


現在很多日常用品,比如肥皂、漱口水、沐浴露、清潔劑等等都會添加抗菌劑,這些抗菌劑在消滅有害菌同時,也會消滅益生菌,會對腸道菌群的正常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4. 睡眠


人體的細胞與腸道菌群都遵循24小時晝夜規律,熬夜加班、學習會破壞這個規律,增加有害微生物和減少有益微生物和代謝物來破壞腸道微生物群的穩態,從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影響心理健康。而且,研究發現在青少年中通常觀察到睡眠時間和模式的異常,會與抑鬱焦慮等精神障礙有關。

 

5. 運動(身體活動)


研究發現體育活動會增加腸道中有益微生物和代謝物的水平,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對於維持新陳代謝和心血管健康以及改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6. 非法物質(興奮劑)的濫用


18-25歲的人群喜歡各種新鮮刺激的事物,經常觀察到過度消費尼古丁(抽煙)、酒精、大麻和非法物質。眾所周知,這些物質對身心健康都有負面影響。

神經元的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成熟至關重要,早年攝入尼古丁會導致成癮、認知能力下降和精神疾病。而且,尼古丁攝入可能通過增加腸粘膜的通透性和破壞粘膜免疫反應來誘導腸道微生物群失衡,增加炎症。

年輕人過量飲酒會引起額葉和顳葉的變化,並破壞與學習、記憶、精神運動速度、注意力、執行功能和衝動相關的神經網絡。而且,酒精會改變代謝物水平、增加炎症並破壞腸上皮的完整性。

食用大麻會增加大麻素受體的活性並誘導各種健康結果,包括誘導胃酸分泌、減少腸道蠕動以及誘導腸道通透性和炎症。

 

因此,腸道菌群對心理健康的發育非常重要!為了改善腸道菌群,減少對大腦的不良影響,應該從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等六方面入手,做好日常管控,從而健康走向成年。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