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現嗎?最近不管是重訓社團、肌肉型 YouTuber、還是健身房Locker room話題裡,除了蛋白粉跟胺基酸,「維生素D」也悄悄成為話題王。
有人說補了以後「重量推更穩」、有人說「肌肉不再卡卡」、甚至還有人說「恢復變快、痠痛少很多」。身為一位全素藥師,也是一個每天都會推推拉拉練個幾組的人,今天就來和你聊聊:
為什麼維生素D,會是你健身表現的隱藏 MVP。
維生素D到底是什麼?健身人為什麼需要?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D2(植物來源)與D3(多為動物來源)兩種型態,傳統印象裡它是「防骨鬆」、「老人家要吃」的營養素,但事實上,對健身族群來說,D 是一種功能極強的荷爾蒙前體。

健身族群補維生素D的 5 大關鍵理由
1.增強肌肉合成能力
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與肌肉質量呈正相關。維生素D能活化肌肉細胞中的蛋白質合成路徑(如 mTOR),在訓練後協助修復與生長。補充足量維生素D者,肌肉力量顯著較佳。
2. 加快恢復、減少痠痛與發炎
維生素D具抗發炎能力,有助於降低訓練後的肌肉損傷與疲勞感,讓你隔天不是「像車撞過」,而是還能接續訓練。
3.強化骨骼支撐力,避免傷害
你的重量再重、動作再美,**如果骨頭結構不穩,怎麼撐得住?**D可以提升鈣質吸收與骨質密度,是預防疲勞性骨折、關節不適的幕後功臣。
4.調節睪固酮與情緒穩定
低維生素D與睪固酮偏低、情緒低落高度相關,這會直接影響訓練動力、爆發力與專注度。
許多男性健身族群補D之後「恢復信心」、「表現變穩」,不是幻覺!
5.改善睡眠品質
健身進步靠三件事:「訓練、營養、睡眠」。研究指出維生素D參與調控褪黑激素節律,有助提升深層睡眠品質,讓身體真正「修復→成長」。
身為植物系健身者,你可能更容易缺D
- 維生素D3來自動物性來源(羊毛脂)
- 植物性來源以D2為主,如香菇、酵母,或強化豆奶、植物奶
- 全素者曝曬日照又少(健身族都躲紫外線保護皮膚),缺乏風險大增
建議:選擇植物來源的D3(地衣萃取)或補充足量的D2產品,並搭配油脂或餐後服用,幫助吸收。
劑量怎麼抓?何時吃最好?
狀況 | 建議劑量 (IU) | 補充建議 |
---|---|---|
一般健身維持 | 1000-2000 IU /天 | 早餐或午餐後,搭配脂肪 |
明顯缺乏者 | 2000-5000 IU(需醫師評估) | 定期檢測血中濃度調整 |
全素者或冬天日照不足者 | 2000 IU /天 建議常規補充 | 避免夜間服用,避免影響睡眠 |
維生素D是「脂溶性」,建議飯後或與油脂一起吃(如堅果、酪梨、植物油)
⚠️ 若有長期服用抗凝血藥、慢性疾病者,建議先諮詢醫師
結語:不是只有乳清重要,別讓缺D拖慢你的訓練成果!
健身的你,每天重訓、吃得精準、計算卡路里、攝取蛋白質……卻忽略了一顆小小的維生素D膠囊,可能就是你停滯期的轉捩點。它不只是骨頭補給,更是能量調節、恢復、力量與穩定的全能支援員。
如果你是植物性飲食者、常訓練、又不常曬太陽,那維生素D的缺乏風險比你想像的還高。建議你定期檢測血中濃度,安排適當補充,讓訓練成果事半功倍!
📚 參考資料:
- NI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 Vitamin D Fact Sheet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2015) – Vitamin D and muscle performance
- Harvard Health – The truth about vitamin D
- Holick MF. Vitamin D deficiency. N Engl J Med. 2007 Jul 19;357(3):266-81.
- Owens DJ, Fraser WD, Close GL. Vitamin D and the athlete: 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new challenges. Sports Med.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