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不等於營養不良!藍藻補足關鍵微量元素

by 理員 管
191 views



一、素食健康的兩面性

隨著健康與環保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選擇素食或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然而,素食並不自動等於健康。若飲食內容不夠多樣或未妥善規劃,容易出現關鍵營養素攝取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微量營養素」。

這些營養素雖然需求量小,但卻是維持人體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鋅參與免疫反應、鎂維持神經與肌肉功能、鈣強化骨骼、鉀調節血壓,鐵則是預防貧血的關鍵。而這些正是許多素食者容易忽略的部分。



二、素食者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

根據多項營養調查與文獻指出,素食者(尤其是全素者)若未妥善補充,較常出現以下微量營養素攝取不足的風險:

微量營養素功能缺乏後果
免疫力、傷口癒合、酵素活性易感染、皮膚問題、味覺異常
神經穩定、肌肉放鬆、血糖代謝抽筋、疲勞、情緒不穩
骨骼與牙齒、神經傳導骨質疏鬆、心律異常
血壓調節、心臟與腎功能高血壓、心律不整
攜氧、能量代謝貧血、頭暈、注意力下降

這些礦物質在動物性食品中較容易取得,素食者若只靠傳統蔬菜與穀類,往往攝取不足或吸收率差。



三、藍藻——來自自然的微量營養補充劑

藍藻是一類具有高營養密度的微生物植物,常見種類包括螺旋藻(Spirulina)與綠藻(Chlorella)。它們不僅蛋白質含量高,還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營養素,被譽為「地球上的超級食物」。

1. 富含多種礦物質

研究顯示,藍藻是天然的微量元素來源,含有下列重要營養素:

  • :有助調節免疫力,藍藻鋅含量高於許多蔬菜(Gershwin & Belay, 2008)。
  • :螺旋藻中每 100g 可含有高達 195mg 鎂。
  • :某些綠藻品種每 100g 可提供 221mg 鈣(比豆腐還高)。
  • :有助維持心臟與腎臟機能,對運動素食者尤其重要。
  • :藍藻中鐵的生物可利用性高,有助素食者避免缺鐵性貧血。

    文獻資料顯示,藍藻中礦物質的吸收率優於一般植物性食材,特別是鐵與鋅(Karkos et al., 2011)。

2. 含天然維生素與酵素

藍藻還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B群與抗氧化酵素(如超氧歧化酶SOD),幫助素食者平衡營養、抗氧化與排毒。

3. 小分子吸收快

與多數補充品不同,藍藻中的營養屬天然形態,分子小、吸收速度快、不易引起腸胃負擔,適合每日持續補充。



四、素食生活中如何補充藍藻?

✅ 日常補充方式:

  • 粉末形式:可加入豆漿、果昔或沙拉醬中,每日約2~3克。
  • 錠劑型:方便攜帶,每日3~6錠分2次食用。
  • 膠囊型藍藻油:若追求Omega-3補充(如DHA),可選擇含有Schizochytrium藻類油的產品。

✅ 選購建議:

  • 來源清楚(有機藍藻、非污染水域培養)
  • 無重金屬汙染(須有檢驗報告)
  • 無人工添加物或膠囊漂白劑

✅ 搭配建議:

  • 與含維生素C食物(如柑橘、番茄)一起食用,可提升鐵吸收。
  • 避免與高草酸、茶鹼、咖啡因食物同時攝取,以免礦物質吸收受阻。

五、藍藻的安全性與研究支持

藍藻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是未來的理想食品之一,並廣泛應用於補充營養、調節免疫與排毒領域。

🔍 研究支持:

  • Gershwin & Belay (2008):螺旋藻為高營養密度食品,富含鐵、鋅、鈣、鎂。
  • Karkos et al. (2011):螺旋藻可提升免疫系統功能並有效補充鐵質。
  • Henrikson (2010):指出藍藻能幫助改善營養不良人口,適合素食者與營養攝取不足者使用。
  • Selmi et al. (2011):研究發現藍藻對慢性發炎、代謝症候群等有改善效果。

六、結語:吃素,也能吃得更全面

吃素是一種健康且有意義的生活方式,但唯有補足營養缺口,才能長久實踐且維持最佳身心狀態。藍藻作為天然、完整的植物性營養補充來源,特別適合素食者每日保健使用,幫助你「吃得對,也吃得足」。

選對藍藻產品、搭配均衡飲食與健康生活習慣,吃素不等於營養不良,而是更聰明、更負責任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Gershwin, M. E., & Belay, A. (2008). Spirulina in Human Nutrition and Health. CRC Press.
  2. Karkos, P. D., et al. (2011). Spirulina in clinical practice: evidence-based human application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
  3. Henrikson, R. (2010). Earth Food Spirulina. Ronore Enterprises Inc.
  4. Selmi, C., et al. (2011). The effects of spirulina on allergic rhinitis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68(4), 619-623.
  5. Finamore, A., et al. (2017). Chlorella and spirulina microalgae as sources of functional and health compounds. Nutrients, 9(6), 1-15.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