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喝豆漿了嗎?
豆漿是許多素食者與健康族群每天的營養好夥伴,尤其在早餐桌上,是不可或缺的一杯溫潤飲品。不過,你知道白豆漿和黑豆漿其實各有千秋嗎?它們雖然都來自大豆家族,但在營養成分、健康功效甚至適合族群上,卻有著明顯差異。
今天就由我,全素藥師,帶大家一次搞懂豆漿的完整知識,讓你喝得健康又安心!
一、白豆漿與黑豆漿有什麼不同?
🔍 原料上的差異
- 白豆漿:以黃豆製成,市售最常見,也常稱為「豆奶」。
- 黑豆漿:以黑豆製成,豆皮為黑色,可細分為「青仁黑豆」與「黃仁黑豆」,是中醫裡常見的補腎聖品。
🌱 黑豆也分品種?青仁 vs 黃仁黑豆比一比

品種 | 青仁黑豆 | 黃仁黑豆 |
---|---|---|
蛋白質 | 含量高,可媲美牛肉 | 約為青仁黑豆的56% |
油脂 | 較高,含次亞麻油酸 | 較低,脂肪少 |
鐵質 | 較少 | 較多,有助氣色 |
花青素 | 豐富 | 同樣存在但比例略低 |
用途 | 常用於黑豆漿、補氣食品 | 多用於醬油、蜜黑豆 |
二、白豆漿與黑豆漿的營養比較
成分 / 每100g | 白豆漿 | 黑豆漿 | 特點 |
---|---|---|---|
熱量 | 32–60 大卡 | 39 大卡 | 黑豆漿略高 |
蛋白質 | 3.2–3.6g | 1.1g | 白豆漿高 |
鈣 | 12–14mg | 3mg | 白豆漿優勢明顯 |
亞麻油酸 | 981mg | 311mg | 白豆漿高出3倍以上 |
花青素 | 無 | 豐富 | 黑豆漿最大亮點 |
三、共同的營養好處

無論是哪一種豆漿,都擁有以下這些好處:
- ✅ 高品質植物性蛋白:適合素食者、健身族群補充蛋白質。
- ✅ 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
- ✅ 大豆異黃酮:天然植物雌激素,有助調節荷爾蒙、抗氧化。
- ✅ 無乳糖、低膽固醇:乳糖不耐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皆宜。
- ✅ 飽足感高、熱量低:控制體重、減脂好幫手。
四、豆漿的進階功效與保健作用
- 🦴 補鈣防骨鬆:豆漿是植物性鈣質的好來源。
- 💗 降膽固醇、保護血管: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幫助降低壞膽固醇。
- 🧘 平衡女性荷爾蒙:特別推薦給更年期女性。
- 🌸 抗氧化抗老化:黑豆漿的花青素可清除自由基。
- ⚖️ 穩定血糖、助控糖:尤其黑豆漿 GI 值僅 18,適合糖友。
- 💪 改善疲勞與水腫:黑豆富含鐵、鉀、鎂,有助增元氣、利水排濕。
五、豆漿怎麼喝才正確?

✅ 建議飲用方式:
- 每日1–2杯(190–240ml)。
- 搭配穀類攝取,幫助蛋白質吸收。
- 運動後飲用,有助肌肉修復。
- 黑豆漿適合早上或下午飲用。
⚠️ 注意事項:
- 忌空腹喝:避免蛋白質直接消耗。
- 忌未煮熟:生豆漿含有毒蛋白抑制劑。
- 忌加入紅糖/生雞蛋:會影響蛋白質吸收。
- 忌放保溫瓶過久:容易滋生細菌。
- 特定族群注意:
- 尿酸高者、腎病患者不宜多飲。
- 虛寒體質者建議加薑、枸杞調和飲用。
- 過敏體質、孕哺婦建議諮詢醫師。
六、發芽豆漿加分秘訣
- 🌱 營養再升級:發芽後豆漿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更高。
- 🌀 減少脹氣:可去除寡糖,適合腸胃敏感者。
- 🛠️ DIY小技巧:豆子先泡水冷藏8小時以上,倒掉泡水後再煮或研磨。
結語:選擇適合你的「每日豆飲」
豆漿不是只能二選一,而是可以根據身體狀況與營養需求交替飲用:
- 想補蛋白、鈣質?選白豆漿。
- 想抗氧化、補腎氣?選黑豆漿。
- 想更好吸收又少脹氣?試試發芽豆漿。
只要掌握正確的飲用方式,豆漿絕對能成為你每日最溫和可靠的健康守護者。
如果你也在尋找安心、純粹、營養均衡的豆漿產品,歡迎持續鎖定全素藥師專欄,我們將不定期分享市售優質商品解析與實用健康知識,陪你走在健康素養的每一步!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為了確保資訊的正確性與專業性,本文內容參考以下權威來源與研究數據整理而成: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關於豆漿、植物性蛋白與營養素資訊
https://www.fda.gov.tw - 台灣農業試驗所 – 黑豆品種介紹(台南3號、台南5號、台南11號)
http://www.tari.gov.tw - 行政院農業部 – 青仁黑豆營養成分與應用
https://www.moac.gov.tw - 國民健康署 – 豆類營養教育手冊
https://www.hpa.gov.tw - PubMed國際期刊資料庫
主題:Isoflavones, Anthocyanins in Black Soybeans and Their Health Benefit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 - 臺大營養學系、長庚醫院營養科
對於花青素抗氧化機制與豆漿飲用注意事項之探討
資料彙整於相關醫療期刊與衛教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