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鈣質:骨骼的“隱形守護者”

鈣不僅是骨骼與牙齒的主要成分,還參與神經傳導、肌肉收縮、激素分泌等關鍵生理功能。成人每日需攝入800-1000mg鈣,但研究表明,全素者若長期未科學補鈣,可能面臨骨密度下降風險。
素食者補鈣的挑戰與機遇
- 挑戰:植物性鈣易被草酸、植酸干擾吸收,且全速飲食可能缺乏維生素D。
- 機遇:通過搭配高鈣植物食物、優化飲食結構,素食者可實現比牛奶更全面的營養組合。
二、素食者的5大高鈣“超級食物”
以下食物的鈣含量與吸收率均經過科學驗證,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 豆製品:鈣與蛋白質的黃金組合
- 豆腐(鹵水/硫酸鈣凝固):每100g含鈣138mg,吸收率约15%。
- 毛豆:100g鮮豆含鈣135mg,搭配維生素C食物(如彩椒)可提升吸收率。
- TIPS:豆漿需連豆渣飲用,鈣含量增加30%。
- 綠葉蔬菜:低草酸高鈣之選
- 羽衣甘藍:100g含鈣100mg,富含維生素K促進骨鈣沉積。
- 芥藍/青江菜:草酸含量低,鈣吸收率高達50%-60%。
- 菠菜:焯水後草酸减少80%,100g可吸收約34mg鈣。
- 堅果與種子:濃縮鈣能量
- 黑芝麻:每100g含鈣780mg,需研磨成粉或醬才能釋放鈣質。
- 奇亞籽:28g含鈣18%每日所需,適合加入酸奶或燕麥。
- 藻類:海洋中的鈣寶庫
- 海带:曬乾後,每100g含鈣348mg,碘鈣雙補,但甲狀腺亢進患者慎用。
- 紫菜:100g含鈣264mg,適合做湯或涼拌。
- 強化食品:現代營養的“作弊神器”
- 鈣強化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麦奶):每100ml含鈣120-150mg。
- 營養強化穀物:搭配黑芝麻粉與水果,打造高鈣早餐。
三、3個科學提升鈣吸收的秘訣

- 維生素D的“搬運工”作用
- 每日曬太陽15-30分鐘(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或食用維生素D強化蘑菇、橙汁。
- 全素者若無法通過日曬補足,可考慮補充劑(每日400-800IU)。
- 草酸與植酸的破解之道
- 菠菜、甜菜等高草酸蔬菜焯水1分鐘,鈣吸收率提升3倍。
- 豆類提前浸泡並發酵(如製作納豆),減少植酸干擾。
- 營養偕同效應
- 維生素K(羽衣甘藍、花椰菜):促進鈣沉積至骨骼。
- 鎂(香蕉、糙米):調節鈣代謝平衡。
- 蛋白質(豆類、藜麥):適量攝入增強鈣吸收,但過量反而導致鈣流失。
與钙吸收相關的重要營養素:維生素D和鎂
特別介紹兩個特別幫助鈣吸收的元素
(一)維生素D

- 作用機制
- 維生素D在鈣的吸收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的主動吸收,就像一把打開腸道鈣通道的鑰匙。當維生素D在體內充足時,腸道細胞上的鈣結合蛋白會增加,這種蛋白能夠特異性地結合鈣離子,然後將鈣運輸到血液中,從而提高鈣的吸收效率。
- 獲取途徑
- 對於素食者來說,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曬太陽。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以轉化為維生素D3。素食者可以選擇在陽光較為溫和的時候,如上午10點之前或下午4點之後,到戶外散步或曬太陽15-30分鐘,確保身體大部分皮膚暴露在陽光下(但要注意避免曬傷)。此外,還可以選擇富含維生素D的強化食品,如某些強化植物飲料、強化大豆製品或者酵母提取物等,按照產品說明書的建議攝入量食用這些強化食品,有助於提高鈣的吸收。
(二)鎂

- 作用機制
- 鎂在鈣的代謝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參與調節甲狀旁腺激素(PTH)的分泌,甲狀旁腺激素能夠控制血鈣水平。當鎂含量充足時,能夠確保甲狀旁腺激素正常分泌,從而促進鈣從骨骼釋放到血液中,維持血鈣的穩定。同時,鎂還參與鈣在骨骼中的沉積過程,有助於鈣形成穩定的骨鹽結構。
- 食物來源
- 素食者可以從多種食物中獲取鎂。綠葉蔬菜是鎂的良好來源,例如每100克菠菜中含有約79毫克的鎂;堅果和種子也富含鎂,像每100克係人中含有約268毫克的鎂;全穀物同樣含有鎂,每100克的燕麥片中約含有177毫克的鎂。
結語
通過合理規劃飲食結構,充分利用各類富含鈣的食物資源,並掌握提高鈣吸收的有效方法,同時關注維生素D和鎂的攝入,素食者完全能夠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希望這份鈣攻略能夠幫助素食者們更加科學、健康地安排飲食,享受美好的素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