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活就是要動!運動在健康上可以帶給我們相當多的好處,像是能維持良好體態、增強體力、心情愉悅等等。近年來,路跑風氣興起,各式主題路跑、馬拉松活動盛行,還有長距離騎自行車等,各式各樣運動,相當受到民眾歡迎。
運動好處
- 增加能量消耗,維持理想身材
-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
- 增加血清素分泌,維持良好心情
運動量越多,對健康越有幫助?
運動能帶給我們相當多好處,我們知道,不運動會使身體變鈍、體能變差;適度運動帶給我們身心健康,那是不是運動量越大,對健康越有幫助?
當然不是!!超出身體負荷、過度的運動反而對身體有不良的影響,輕微可能有肌肉疲勞痠痛、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嚴重可能會傷心傷腎,因此了解自己的體能、適度運動,搭配適當的飲食,才能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好處喔~
怎樣算是運動過度?
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能狀態不同,能夠負荷的運動量也不同,如果有以下症狀,很可能已經過度運動了!
- 運動結束一段時間仍持續出汗
- 食欲不振
- 睡眠品質不佳,容易緊張不安、失眠、容易醒
- 第二天極度疲勞
- 精神不振,反應比較遲鈍
- 肌肉酸痛
- 免疫降低易感冒
正確運動不過度→暖身運動+333原則
1. 暖身運動:
運動前要做10~15分鐘的暖身運動喔!像是扭扭腰、動動腳、壓壓筋等等。暖身運動能讓身體「暖」起來,好安全的進行各項活動,減少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2. 333原則:
- 每週運動3-5天:若能天天規律運動當然更好
- 每次運動持續30分鐘:運動視情況已30分鐘為準,最短不要少於10分鐘,最常不要超過1小時不休息,是個人情況而定。
- 每分鐘心跳130下:這是用來看運動強度,能由呼吸狀況判斷,運動後會呼吸會喘、能正常說話但不能唱歌代表此程度已足夠,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就太過度囉~
運動後適量飲食助恢復
只要沒有運動過度,運動後是會餓的!運動後,肝臟、肌肉中的肝醣消耗殆盡需要補充,這時候需要由飲食吃進醣類來補充,此時也會覺得餓!也就是說,此時吃進來的能量會優先被肌肉、身體組織搶去利用,只要量不要吃超過,比較不會轉變成脂肪儲存。再者,運動多少會使肌肉受損,需要修補,需要用到飲食吃進來的蛋白質,可以喝點豆漿(無糖、或無濾渣豆漿)、搭配生菜沙拉、水果、麵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