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則關於柔珠的可怕新聞報導,高雄一名櫃姐使用含柔珠的洗面乳,差點造成眼睛失明的案例,其原因是洗臉時柔珠跑進眼睛,造成眼角膜潰爛,一度眼睛只剩光感,經過住院一個月的治療,才挽回原本1.0的視力。
塑膠微粒的出現
古早以來人類使用海鹽、核果碎末、碎蛋殼等天然可分解成份,做為「天然去角質」的材料,近4、50年開始塑膠微粒(microbeads)的出現,因成本低廉可節省成本,被許多業者拿來取代天然去角質成份,廣泛聽到的「柔珠」也是塑膠微粒的一種,常被添加在具有「去角質」、「磨砂」與「深層清潔」的洗面乳與沐浴乳產品中。
這些微粒多是聚乙烯材質(polyethylene,PE)材質,每顆粒徑僅10um~1mm,柔珠經消費者使用後,因為顆粒太小無法經由汙水處理系統被阻擋,會直接進入河川級海洋,數百年無法被分解,又具有親油性、易吸附重金屬物質的特性,經由食物鏈的循環與累積最後進入人體。
禁用塑膠微粒的國際趨勢
荷蘭NGO塑膠濃湯基金會(Plastic Soup Foundation」),自2012年開始「打擊塑膠微粒」活動後,於2015年美國加州、伊利諾州等8個州宣布禁用塑膠微粒,加拿大與澳洲也紛紛訂立禁用塑膠微粒的法令與期程。環保署表示,目前已搜集國外相關禁用法規,做為後續立法依據,最快將在2018年底禁用。
大廠牌迷思
有些人會認為大廠牌的柔珠商品,因該是安全的吧?其實,這是品牌的迷思,很多人都認為大品牌就是安全的保證,這是一種誤解。根據環保團體大規模調查,發現108種市售產品發現含塑膠微粒,許多大廠牌都有上榜,所以千萬不要有品牌的誤解。
最後,大家一起來抵制這些只為賺錢為目的的商品!因為,唯有大家一起扺制這些不良的產品,業者才會改善使用天然無傷害環境的材質,大家才可以安心使用。